福农大学子三下乡:探索千年古村,领略侯官文化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青年人在实践中体悟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024年1月18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传承侯官文化,汲取时代精神”实践队赴福州市闽侯县侯官村开展侯官文化调研活动,深入调研侯官村的历史文化,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侯官村当地居民对侯官文化的认识。
实践队员通过对侯官村的居民进行采访,了解了他们对家乡侯官文化的看法。据当地居民讲述,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传承和发展侯官文化,始终坚信保持当地传统和发展当地特色乃重中之重。当代青年应当继续弘扬侯官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不断创新,让侯官文化与时俱进,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教育也是侯官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让他们了解侯官文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通过教育,让青年人成为侯官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将这种文化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对镇国宝塔的介绍。
实践队来到了侯官水闸和镇国宝塔。镇国宝塔临江矗立,与侯官水闸交相辉映,默默守护着侯官百姓。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与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交流学习,亲身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对侯官先贤们的智慧和才能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从中吸取闽人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实践队员在活动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介绍下对侯官村的古建筑、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侯官村的古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学习“中华家训”。
侯官村是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不仅培育了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如“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戊戌六君子”林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和方声洞等,还承载着独特的侯官文化。实践队在城隍庙聆听了历代守官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传奇佳话。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侯官先贤们的崇高品质,也彰显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对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在城隍庙前合影留念。
同时,这里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如”二十四姓氏家训”、“喜娘文化”、“侯官剪纸”等特色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参观和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侯官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应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讨其内涵外延,传承其文脉精神。
图为实践活动中心的剪纸艺术展示。
传承侯官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侯官文化,能够更好地领悟其精髓,为现代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和精神支撑。同时,应通过创新和发展侯官文化,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实践队将会积极参与和推动侯官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为实践队与侯官村当地居民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与福州大学实践队一行的合影。
(通讯员 张贝妮 林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