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农大学子三下乡:筑绿水青山之生态,承千年侯官之文化
为更好的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积极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了解侯官文化,传承当地文化遗产,在保护当地文化的同时,携手共建绿水青山。2024年1月18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侯官昭古今,绿水润青山”实践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侯官村开展以文脉守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为更好的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在前期开展多次会议,进行活动前的物资准备,人员分工和行程安排。习近平同志曾说过,“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此次实践旨在传承侯官历久弥新的文化精神,调研侯官当地生态治理的现状。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会议交流实践内容。
访谈当地村民,回望历史来路。实践队来到侯官古街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采访,据悉此村民对当地的厚重文化有着深深的情怀,对于如何推动建设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村民的介绍下,实践队员初步了解了当地国宝塔、古街、古渡口、城隍庙等景观的由来。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村民。
图为实践队员和采访村民合照留念。
河湖长制促进全民护水,实践队员助力生态保护。为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水质情况,生态环境以及海洋文化,实践队员前往侯官村闽江江畔,对当地的渔民进行采访,同时携带专业仪器对闽江进行水质监测,向村民科普宣传,让当地居民能在守护好当地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为闽江江畔渔民为捕鱼做准备。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水质检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据悉,未来闽侯法院以司法保护实效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司法+文物保险”品牌,打造覆盖山、水、古厝等文化生态的全域司法保护框架。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工程,文化传承保护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经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表示将履行传承使命,实现文化真正辐射,以创新的手段保护文化,同时绘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斑斓画卷”。
(通讯员:李宗宝 林荔珊)